【通篇剧透,请慎入】

* 杀破狼广播剧(一、二季)相关,长庚和顾昀久别重逢的场合

* 脑洞产物,可能ooc,如有理解差错请见谅~

* 本想中秋放上来做贺文的…… anyway, 迟到的节日祝福>///<

上篇 (江南)

-------

其二 · 蜀中 (广播剧第二季第一、第二集)

两个人第二次重逢,也是真正意义上的 “久别” 之后,发生在蜀中。

上一次江南之行,顾昀千里迢迢赶来捉人,有备而来。对长庚而言,完全是意料之外。

而这次,长庚专心致志 “守株待兔”。对顾昀来说,则纯属天上掉下来的惊喜。

蜀中这次相遇,从行动上看,是长庚采取了主动。而情绪对比上,是顾昀表现得更加直白和外放。年龄与阅历的增长,以及小心隐藏的心事,让长庚显得相对内敛一些。

广播剧对这一段的改编和表达,特别成功,特别生动。

听过之后,再复习原著,还让我新开了好几个脑洞。

1.  

这次会面,作为主基调的温情与欢脱,层次分明。其中对于小将士这个角色的强化,也是一大亮点。

在剧中,小将士承担了一些长庚的OS,以及书中的白描。除去表述剧情的功能,这个人物演绎得活泼丰满,甚至间接强化了主角两人之间的联系。


最直观的,无疑是长庚在官道遛马那段。可以说,在广播剧第二季的开端,这是非常高能的笑料包袱。

读原著时,这里能清晰感受到长庚的纠结:期待又忐忑,热切又焦躁,一边盼望心上人到来,一边近乡情怯,患得患失。满满的甜蜜和折磨。

这一切,广播剧表现得有声有色。


第二季一开始,长庚出场时,是爽朗又沉稳的声音。当然,还有他标签式的温润。

离别这四年间,他的见闻和磨练,锻造出了足以应对各种局面的从容。由内而外的强大,让人变得自信。

他能若无其事地与酒肆众人探讨 【此事与安定候有什么关系么】,也能和颜悦色地向不期而至的小将士打探 【我义父可好】。

挥洒自如。


而背景乐一起,长庚悠悠叹了口气,说道,【春天的时候,我其实到西北去过一趟……】

自此之后,天老师的声音越发温柔,还隐含着向往。

让长庚柔和起来的,想必不是漫天黄沙,也不是熙熙攘攘的闹市,而是身处瀚海黄沙中的那一个人。

原来四年的分离和成长,并不曾磨灭他的思念。


直到长庚半夜无眠,起来翻动书卷时,喃喃自语道,【我、我要不要去见他……】

这句话,原文中是没有的。加在此处,彰显了他的纠结和慌乱。

而语音和语意,却也温柔到了极致。

我好像看到小长庚呆坐在书桌前,掩卷盯着窗外的月光,神思已经飘到了十万八千里外的顾昀身上。

他眉目间温柔缠绵,心里却揣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小鹿,七上八下,惴惴不安…… 太美好,太真实。


而长庚和小将士的几番对话,穿插于这抽丝剥茧似的温柔中间,时不时让人捶桌大笑。每每令空气变得开朗明媚。

温情与笑意,两者交织并行,我立刻接收到长庚全部的雀跃和忐忑,期待与快乐。


此外,广播剧中的小将士,因为承担了更多台词,便与原著中 “敏于行讷于言” 的形象有所出入。可是听过之后,这个人物的活泼生动,令我有了些新的想法。

比如,

【士兵:大……主人要是知道少爷在外面过这种日子,心里指不定怎么难受呢。

【长庚:你家主人……】

没说完的这半句 “你家主人”,是广播剧的改写。原文是 “长庚心里一滞,一时没接上话。”

这半句话,自然而然地衔接住了小将士的话头,还能让人浮想联翩。

长庚原本想问的,会不会是,“你家主人…… 时常提起我么?”


对话被陈姑娘打断了。也或者,长庚并不会真的把后半句问出口。因为这样问出来,会显得有些矫情,有些殷切。

其实不必问。因为答案不言而喻。

小将士是第一次 “独自跟着长庚”。之所以能做出 “大帅要是知道了会难受” 这样的判断,那想必是,顾昀在战事和军务的间隙,时不时要提起长庚的缘故吧?

提起来的时候,会说些什么呢?

对青春期的叛逆少年感到窝火?对甜心风餐露宿的心疼?还是因没办法把他带在身边照顾而感到愧疚?


又如另一处,

【士兵:少爷早!少爷……您换衣服啦?

【长庚:嗯。

【士兵:别说,还是这身公子的衣服适合您……昨天那身烂袍子,以、以后就别穿啦。】

长庚的这个 “嗯”,极轻、极短,是几不可闻的一声应答。

我猜,他好像小孔雀要开屏一般,跃跃欲试准备给意中人展示最好的姿态。又兼体恤顾昀的心情,不想让他因为自己穿着粗陋而难过。

于是本来不太讲究的长庚,暗搓搓换了衣服。

这个举动中隐藏的旖旎情意,少男心事,他可能并不希望大张旗鼓地宣扬。

然而一大早就被小将士撞破……

稳重从容的长庚,是不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呢?>///<

脑补一下,甜心一脸镇定地 “嗯”了一声,企图尽快结束这个话题。其中些许的羞耻感,简直高萌。

而小将士后面那句话,乍一看有些大逆不道:一个说不上熟悉的士兵(或者低阶将领),其实不该贸然评论四殿下的穿着。

可是这句话在这里又无比自然。


顾昀视长庚为心肝,何况事关皇子安危,他派遣来盯梢的,必然是最亲信、最得力的下属。

我猜,大概原本是跟在他身边的亲卫吧?因为足够熟悉,且拥有绝对的信任,这位小兄弟才有机会听到顾昀的感慨 【四皇子大了,不好管了~】


经过短短几天相处,小将士已经敢于大胆谈论自己的想法。说明这几天,长庚待他,肯定是亲切随和,平易近人。

长庚从小仁义宽厚,不会刻薄别人。这是其一。

另一方面,是不是因为,但凡 “顾昀信得过的人”,对他而言,天然就是自己人呢?

我总觉得,长庚的心里大概有一道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,一边写着“顾昀”,一边写着“其他”。

能够被划到顾昀一方的人,就是他情感认知上的 “自己人”。比如王伯、比如江充,比如这个小将士。

而写作 “其他” 的人,境遇就截然不同(可以参考他在东海,仗剑逼问了然大师的情景haha^^)。


简单说,因为是顾昀的亲信,就能得到 “小狼崽子” 的信任。

在四年间的一追一逃中,长庚是不是也通过这些 “跟屁虫”,终于确认了,无论如何,顾昀都不会对他置之不理呢?

每一次,被顾昀的下属发现行踪时,无奈之余,他有没有一丝安心呢?

我猜是有的吧。


虽然不曾鱼雁传书,这些往来于两人之间的兵士们,却当之无愧地扮演着青鸟的角色。

怀揣莫可言喻,却重逾千斤的情意和思念,长庚对这些奔波往返的信使,怎么可能冷得下脸来呢?

所以,小将士说出口的那句话,非但不显得突兀,还让我咂摸出一丝温柔和浪漫。

特别好。

2.  

两个人真正见面的情景,可以说是把经典的 “久别重逢” 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【士兵:少爷……那边有马队来了……诶,好像是…… 

【长庚os:是他!(马蹄声由远及近,由快到慢)

【顾昀os:嗯?这路边站着的人…… (马蹄声越来越缓)

【长庚os:真是他!

【顾昀:吁……

【顾昀os:没那么巧吧?!我是不是认错人了……? (迟疑)

沈易:(追上来)子熹我说你怎么…… 哎哟!这是…

士兵:(干脆利落地)见过大帅!

【顾昀:(低唤)长庚……?

【长庚os:他在叫我,多少年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了……】

与第一次重逢异曲同工的是,沈易和士兵的发言,刚好踩在点子上,烘托和调节了气氛。

作为 “旁观者”,他们外露的情绪,干脆的语调,正好对比出两位主角的迟疑、错愕、被巨大的惊喜冲击,以及随之而来的局促。


直到顾昀喊出他的名字为止,长庚都是沉默的。

此前,他内心是不停的天人交战、左右互搏。可以想见,此刻迎面见到顾昀,是何等的惊喜交加、又心慌意乱。

(但聪慧狡猾的甜心迅速就伪装出了云淡风轻的样子hhh)


而顾昀的方面,则是纯粹的惊喜。因此他的情绪表达,要直白和剧烈许多。

比如,

【顾昀os:变了!真是变了!虽说这些年,断断续续知道一些他的行踪,可没想到,他会如此脱胎换骨……举手投足,一颦一笑,竟全都不一样了…… 哎呀,可不是么,都四年多了……】

此处阿老师呈现的感慨,是语调中带着温柔的笑意和满满的欣慰,甚至是略微颤抖的尾音和鼻腔带出的几处气音。

我立刻描摹出顾昀眼眶发热,心神激荡不能自已的样子。

这四年来,他大概许多次把相似的身影错认成长庚(后来沈易的话证实了这一点),不知道尴尬了几回,又失落了几回。

以至于此刻本尊出现,竟然一时情怯,不敢贸然与之相认。


我好像看到,原本风尘仆仆,憋着满腔怒火,携雷霆之势赶来的顾子熹,瞬间僵立在原地。全身上下被一阵名为 “长庚” 的春风轻轻扫过,眨眼之间,他就化作了最温柔的江南烟雨。

看原著的时候,我替他们的重逢感到欢喜。

广播剧听到这里,却是真的想哭。

如果说上次长庚的离家出走,让顾昀懂得了“离别” 和 “成长”,那么这四年,原本心宽得仿佛 “江河入海口” 的顾昀,一定尝够了 “相思” 和 “挂念” 的滋味 。

早在互相吐露心意,确定情感之前,两人之间的牵绊,已经比他们自己能想到的更深刻。

3. 

顾昀在客房中那段 “质问”,在我看来,是这段剧情里,他情绪表达的一个顶点了。

【顾昀:儿子,咱们进屋。

【长庚:义父长途劳顿,先……

【顾昀:(打断)你是越来越不像话了!老管家说你四年没回过侯府。上次入宫述职,连皇上都向我问起来了,你叫我怎么说呀。】

在我原本的想象中,这两句 “质问”,会更加冷硬、有力一些。其效果类似于轻斥或者责备。

然而剧中阿老师采取的方式,令这几句话听上去急迫,表达出来的情感,却异常柔软。一下戳进我心里。

与其说是指责,这更像虚张声势、气急败坏的一番抢白和数落。


有点意外。

但细想起来,又十分贴切应景:两个人分别太久,这些话,不知道翻来覆去在顾昀心里念叨了多少遍。以至于,一旦见面,他立即就要竹筒倒豆子似的倾泻/倾诉出来。

这是那个吊儿郎当,又沉稳如山的顾帅吗?

还记得上一次,他端着冷脸,以静制动地回应长庚的 “求和” 吗?

这一次,炸毛的人变成了顾昀。


我没办法想象他对第二个人这样说话。

只有对长庚了。


好玩的是,他这两句话里,提到了王伯,提到了侯府,提到了皇上,却唯独不肯直说自己的心情。

“皇上” 这个冠冕堂皇的幌子,顾帅用得非常顺手(参见 另一篇读后感 中写到的,顾昀对长庚说,“他人皆待你如珠似玉”……此处这个 “连皇上都向我问起来了”,其实异曲同工)。

两人心知肚明,李丰对长庚的那点寡淡如水的兄弟情谊,不过是用来彰显 帝王“仁厚” 和 “友爱” 的道具。

挂着 “义父”头衔的顾帅,真的需要给皇帝什么交代吗?真的不知道要 “怎么说” 吗?

即便李丰假意问起,按顾昀一贯的鬼话连篇,大概只消三言两语,就足以打发了。类似于, “臣远驻边关,与京城音信隔绝,实在鞭长莫及。疏于管束,不胜惶恐,请皇上降罪……” 之类的标准答案,简直顺手拈来。

此处,无辜被拉出来的李丰,像一面挡箭牌,遮住了顾昀说不出口的牵挂、担忧,还有想念。


所以,说不出口的,是什么呢?

你是我最亲的人,你不顾我的心情,一意孤行四处乱跑也就罢了。竟然不知道随时报个平安,抽空回家(侯府)去看看。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?你心里还有你义父吗?你简直气死我了哼╰(‵□′)╯


众所周知(笑),要想听顾子熹正经直白地袒露心声,难于上青天。

所幸此时,冰雪聪明的长庚,已经十分了解顾昀的嘴硬心软特质(仅限于对他本人www)。

于是,他轻飘飘地四两拨千斤。

【长庚:义父不在,我自己回去有什么意义?】

他听懂了顾昀没能说出口的潜台词,顺便狠稳准地还击了一记 —— 你才是我回去的意义啊。

正中罩门。

下一秒,顾昀这只纸老虎模样的气球,噗地一声漏了气,变成轻飘飘,软绵绵的一朵棉花糖。

天老师这句话的语调,也很好地把握了 “适度的/内敛的柔情”。

如果把台词按照情意做个区分,开篇时他回忆西北之行的几句话,大概是 “淡淡的温情”;两人乍一见面,长庚内心的OS【他在叫我,多少年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了】,可以算是本篇中情绪表达的一个巅峰。

那么此处这句 “义父不在,我自己回去有什么意义”,大约是介乎两者之间的程度。可以说,完美还原了小说中描写的“小心翼翼地流露出一点恰到好处的感情”


四年前,小的那个 “心怀鬼胎”,一边急于逃避自己惊世骇俗的情意,一边对两人之间相差悬殊的实力感到绝望。大的那个,习惯了对别人的保护和掌控,又从不肯主动坦白自己的心声。

而这一次见面之后,长庚不再是那个倔强而无所适从的小少年。他确定了自己的心意,也知道自己没法再从这个人身边逃开。

就像原文里写的,“长庚已经想不起几年前自己破釜沉舟离开侯府、离开顾昀的勇气是哪来的了。不见则已,这次猝不及防地在蜀中遭遇顾昀,他简直像是当头遭遇了一把宿命,打死也再难以积聚起当年的狠心了。”

放不下,逃不开。

我想,他的成长,大概给了他足够的支撑,去做出一个甜蜜而悲壮的决定:从此缄口不言地守着自己的爱慕,陪在顾昀身边。


而顾昀的方面,则是经过怄气、冷战,以及讨人嫌的盯梢之后,重新收获了至宝的喜悦。

与此同时,在长达四年的拉锯战中,他学会了对一个人 “妥协”。

妥协这个词,对安定候而言,大概并不熟悉,更不会让他感到舒服。

皆因对方是长庚—— 让他既放不下,又“管不了”的,甜蜜熨帖的小冤家,顾昀才会尝试接受这种新奇的相处方式。

这对于独来独往、我行我素的他而言,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。

或许此时,他还没有完全把长庚当作旗鼓相当的 “同伴” 或 “知己”。然而,保护欲和掌控欲爆棚的顾帅,已经开始意识到,曾被呵护在羽翼下的雏鹰,如今可以自在地徜徉搏击于天地之间。

他的小长庚,已经长大成人。足以令他平视、可以与他并肩前行了。


TBC. 

-------

* 我真心觉得,甜老师小说里面的感情线,内容充沛,脉络清晰…… 还是说,我的恋爱脑太善于自己给自己扣糖吃了 (/▽\) 23333

评论(23)
热度(251)
 
© 行走xxl | Powered by LOFTER